编者前言:
2016年,“工匠精神”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,让人耳目一新,有媒体将其列入“十大新词”予以解读。古语云:“玉不琢,不成器”。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、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,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,创造出新成果。
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,就是一种认真精神、敬业精神。其核心是: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,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、对工作执着、对产品负责的态度,极度注重细节,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,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。将一丝不苟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,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。
金秋十月,在这个丰收的季节,集团首届企业文化月悄然拉开了帷幕。经过前期的征集和筛选,我们甄选了集团所属二级公司的12篇作品,用文字和图片诠释什么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。
我们给了生活多少耕耘,生活就会赏赐我们多少果实。接下来的一个月,我们将一一为您呈现这群爱岗敬业、精益求精、协作共进、追求卓越的城投人故事,为他们鼓掌!
在成都燃气集团,有这样的一个九零后小伙,他年龄不大却技艺超群,他岗位平凡却业绩不凡。参加工作不过五年时间,他就拿下了行业内的多个奖项,并被评为“诸葛工匠”“成华工匠”“成都工匠”三工匠称号。
29岁的杨德众是成都燃气集团的一名调压维修工,2015年参加工作的时候他还是一名学徒,几年过去已经成了技艺超群的老师傅,蒙眼拆卸设备对他来说只不过是基本功。
精湛的技艺源自他坚持不懈的努力;每天早上,杨德众总是提前来到工坊,按照习惯把每一件工具都摆放得整整齐齐;即便是这样的小事,他也做得专注而细致。对于工具他似乎有着特别的感悟,在从业五年的短短时间里,他不但对每一个设备了然于胸,还自己改造发明了不少的实用小工具。在日常维修工作中他发现调试调压箱放散压力很不方便,于是利用休息时间琢磨打造出一款更加灵活实用的小工具。他设计制作的“调压箱放散压力调试专用工具”在不用拆卸箱壳的情况下就可进行放散压力的调试,减少了拆卸箱壳的这个步骤,也提高了工作效率。这看似细小的改变却产生了惊人的效果,有了杨德众发明的小工具以前需要八分钟完成的工作,现在只需要一两分钟就可以完成。为此,这款工具还获得了“全国城市燃气行业2018年职工岗位安全‘五小’创新优秀成果二等奖”。
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,并动手解决问题。这是杨德众对工匠精神的自我认识,也是他从业以来一直坚持的工作作风;更难得的是,他不仅坚持提升自身技术水平,还利用业余时间制作了不少教学视频,让更多的工友学徒受益匪浅。按照他的徒弟易森林的话说“杨德众不光在技术上非常过人,平时他也会做一些课件,利用周末或者中午休息的时间,带着他一起做课件”。为了制作的教学视频便于观看,杨德众还自主创新了二维码视频培训教程,虽然谈不上精美,却非常细致实用,观看十分便捷,只需通过手机等设备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观看。
正是有了平时的不断锤炼,每当有了抢险维修任务,杨德众和他的团队总能顺利完成。说到维修时间一般多久能结束杨德众说“这个没有固定的时间,当然越快越好,自己班组约定的是90%以上的报修任务要在一个小时内把它完成”。成都全城共有一万多台燃气调压设备,杨德众负责的片区就有上千台。疫情期间杨德众和他的团队没有半点犹豫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,参与华西医院定点门诊燃气设备改造任务,以及多个定点医院门诊的燃气保供任务。
不断磨砺技艺,不断提高服务水平,让杨德众很快成长为工作中的技术骨干,获得了诸多荣誉。2017年至今杨德众作为导师参加各种培训,培训人次达上百次。“2017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”荣获第一名,2017荣获“成都市技术能手”称号,“2019年华润燃气西南大区技能比武大赛”荣获第一名,“2019年‘燃气杯’第四届全国燃气行业职业技能竞赛”荣获三等奖。
让人惊讶的是,作为一个九零后小伙,杨德众的所有兴趣爱好几乎都与工作有关,喜欢做视频是为了教学,喜欢机械设计是为了制作各种实用小工具。用他夫人的话说“杨德众把生活中的时间也大多用到了工作上”。一张张图纸印证着这个90后年轻人的力学笃行,一个个荣誉也铭记着他“技无止境,精进不休”的工匠精神。谈到工匠精神,杨德众说在他心目中“工匠就是在技术上精益求精,在工作中尽职尽责、专注,有一种传承的精神,还有一种创新意识,工匠之路他应该是不会停歇的,但他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话,是能够带领更多的人学习工匠精神”。
有人说年轻是用来试错的,青春是用来挥霍的,但是在杨德众的青春故事里,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奋斗的激情和实干的严谨。所谓青春正燃,正是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热血沸腾的正能量,正是这样的一种主动进取、传承创新的工匠精神。